空军中将、国航掌门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数十年职业生涯,三次转型,通行军、商、政三界。从门外汉到叱咤国际航空企业界,从一名军人到一名企业家,他完成了惊人的个人蜕变。
李家祥与国航之间的佳话至今为业内津津乐道。从1998-2000年的亏损,到2006年净利润将近30亿人民币,国航在他的带领下成长业绩惊人。而由他启动完成的亚洲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笔重组业务,更是引发全球航线的大联动,全球瞩目。
2019年5月6日,立夏。
交通运输部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党组书记李家祥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的身份领导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部分省份的行动。
到今年,1949年出生的李家祥教授已是年近七旬,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他的工作热情总让人想起那一句: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
红五月,热情如火,光芒万丈。
5月25日,李家祥教授将作为龙马学院企投家全球创新项目导师出现在中央财经大学MBA中心的讲堂之上,传道授业。

时任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会时接受采访。
连夜赴命
人生就像奔涌河流中的一滴水,
你不知哪朵浪花会把你推到什么位置。
2000年,千禧年,世纪之交。这个年份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这个时间,中国的企业家群体璨若星河,隔出一个新时代。
这一年,远在日本考察的董明珠,一心购买空调技术,却被日方拒绝。董明珠下定决心走自主研发之路:“格力的技术投入上不封顶,要多少给多少“;这一年,马化腾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整个人病态尽显。投资方问:“你怎么看你们公司的未来?”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我也不知道”;这一年,史玉柱和他的团队在琢磨如何用脑白金来收复失去的江山……
大多数人被时代推着向前,而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改变时代。
这一年11月10日的傍晚,时任兰州军区空军驻西安某部少将政委的李家祥接到了中央企业工委组织部的紧急电话,电话越过总政,越过空军,直接打到了他所在的部队。中央工委的同志说:“李政委,这是一项紧急调动任命,请你连夜来北京报到。”李家祥说,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调动。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次调动的正确与明智。
来不及更换便装,李家祥即刻启程奔赴北京。抵达北京后,空军政委严肃地对他说:“这是一个政治任务,其他事情你到民航报到之后再说。”

时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家祥
调研国产ARJ21-700飞机。
次日清晨,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称“国航”)数百名高管人员参加的干部大会上,李家祥一身戎装,被宣布出任国航党委书记。国航原来的9名领导被调整了6名,一个全新的指挥班子到位。
这次调任,改变了李家祥的职业轨迹,也造就了国航“起死回生”,快速发展的一段佳话。
凤凰涅槃
你在世界上的经营知名度,
可比民航局长高多了。
出生于山东枣庄的李家祥不满20岁时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期间,他6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先进,树为模范政治委员,是一位“军政兼通”的复合型人才。调任国航的那一刻,李家祥告诫自己:带兵就要带出打胜仗的队伍,带企业就要带出受人尊敬的企业!
当时,国航的情况异常复杂。从1998年到2000年,国航已连续亏损三年,每年多达6亿多元,公司负债率一度高达95%以上,其间还发生过几起违法案件。
商场如战场。到了市场,李家祥立刻投入研究市场。
在他看来,企业亏损相当于部队打了败仗。打了败仗不能接着打,先要收拢,整编,重新定位。李家祥也清楚企业经营是个系统工程,于是他和国航领导班子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入手,调整机队结构,控制投入收益比,抓市场营销。
效果立竿见影。2001年,国航就实现了赢利3400万元,减亏增利共6.81亿元。

2002年10月11日,原国航、中航总和西南航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李家祥也于此间担任中航集团党组书记和新国航总裁。新的国航积极稳妥地推进主辅分离、主业国航一体化和各专业公司整合,使中航集团抢占了市场先机,当年国航实现盈利7个亿。2003年7月28日,民航局向新国航颁发了一体化合并运行合格证书,率先成为完成实质性一体化的航空公司。
2004年8月,李家祥被任命为中航集团总经理和国航董事长。同年9月,中航集团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不到3个月的时间,国航股份在香港和伦敦同时上市。当年,国航还创造利润占全国航空运输企业利润总额57.6%的突出成绩。2005年,在全球油价持续高企的情况下,国航所创造的利润占到全国航空运输企业利润总额的124.8%。
2007年12月,李家祥离开国航时,国航实现赢利40亿元。在一次见面中,龙永图对已转任民航局局长的李家祥笑说:“你在世界上的经营知名度,可比民航局长高多了。”
国航的logo是一只艺术化了的凤凰。这只凤凰也终于在李家祥的手下完成了涅槃重生。
大道相通
大道通了就能举一反三,
大道是真正的法宝。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民航有一定的误解:民航是国家行政色彩浓厚、垄断经营的行业。这样的理解有失偏颇,在中国广阔领空里,上百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国民航市场与国际接轨,同样要投身于残酷的竞争当中,这也就要求领航人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
李家祥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
部队时期,他就曾发表文章80余篇,并研读大量书籍。到民航后,不但自己坚持学习,比如每天必看英文报刊等,在一些场合,他强调得最多也是学习。大半生学习不断的积累和历练,让李家祥成了极为重视战略思想的人,也练就了他在纷繁世界里,一针见血看清问题,一剑封喉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且,他都是大思维,看的都是大方向。他注重策略,讲究方法,追求出招前就先胜人一筹的战略制胜境界。
企业管理有很多内容,如何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李家祥教授总结有四句话:把员工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摸得透透的,把经营骨干用得顺顺的,把规章制度建得全全的,把全员素质提得高高的。他说这其中最核心的是抓班子,带队伍。
他把自己的企业管理心得也写进了自己的著作《大道相通》中,在书中他结合古今军事战略思想解读企业管理之道,其内容深入涉及企业管理发展最核心的八个问题——开局、定位、用人、品牌、管控、资本运作、未来战略和思维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航空业界的发展介绍、权威数据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国航多年来实战案例的详尽介绍,李家祥向人们呈现了鲜为人知的世界航空业的整体生存环境和中国航空业发展态势。毋庸置疑,书中所蕴涵的经营思想特别是哲学思辨,并不独有益于航空界。
查理·芒格说,“要想得偿所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起它。”想要成为商业领域的胜者,不仅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还要尽可能成为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企业。国航是如何在李家祥手中实现完美蜕变,又如何成为了一家独一无二的公司,现代企业运行又有哪些经营之术,管理之道?5月25日,在繁花似锦的北京,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智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