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数字全球化快速发展带来了多种新机遇,与大数据和金融资本相关的数据产权、货币主权、思想创造等将重构现有的经济体系。在全球化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企业家如何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2022年6月19日,企投家课堂邀请到北京邮电大学吕廷杰教授,为学员们剖析展陈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可为与风险。
吕廷杰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经管学院院长。日本京都大学博士、美国贝尔实验室访问学者。
曾担任国家九七三重大项目“未来网络”子课题五的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基础电信业开放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做为主研人参加了中国第一份互联网咨询报告“发展我国高速信息网的对策研究”(中科院1993);参与或主持了国家八六三、科技部、工信部和世界银行委托的有关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之后又相继推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十四五规划”,整个发展脉络异常清晰。
“中国制造2025”旨在打造高端制造业,而新基建集中在七个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其特点是发力于科技端,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刺激,注重中长期价值的配置。为什么要发力于科技端?因为走向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如果走向高端制造业,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有低附加价值商品制造能力,比如服装、鞋帽、儿童玩具、家具,又有高端制造业的国家,这将改变受制于人的现状,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国家宏观政策主基调已经从十三五规划的供给侧改革转向了“双循环”。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主席作了关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讲话,内容指出:第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第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第三,完善城市化战略,拉动消费;第四,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第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
十九大上,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的战略构想,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进程中,会产生新一轮的造富运动——科技造富,也就是说未来的20年是科技造富的20年。而在所有的科技中,信息科技至关重要,是转换赛道及弯道超车的关键。
人类信息经济始于20世纪60年代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历经70年代小型机、80年代 PC机、90年代桌面互联网以及21世纪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智慧地球(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5G的融合)。
198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在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次浪潮后,正在进入信息文明的时代。未来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它拥抱网络和计算机的水平,即信息化的水平。
数字经济是信息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又叫后信息化阶段。数字经济具有工具的智能化、要素的数据化两个核心观点。
什么是数字经济?《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解释到,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习主席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中国。
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工业1.0,电力的出现带来工业2.0,计算机的出现带来工业3.0,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带来智能制造的工业4.0。但严格地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主要集中于消费娱乐,还远远没有完全应用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现在风口已经到来,5G的出现推动了互联网从消费互联走向产业互联、走向实体经济的应用。通信产业作为连接提供商是所有数字经济的基础,从“新动能”、“新业态”到“新要素”,为数字化转型赋能。
人工智能简单来讲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学习、理解和执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的: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目前正处于弱人工智能尚弱,强人工智能不强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所消灭的机会大于所创造的机会。
工业文明的到来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紧接着引发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时代,依然存在经济危机却没有引发世界大战,这是因为失业工人找到了服务行业这一新出路,其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
形象点来说,第一产业是养牛放羊的农牧业,第二产业是杀牛宰羊的工业,第三产业是吃牛肉喝羊汤的服务业。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出现第四产业,吸纳大量的就业人群——文化创意产业。这个领域无论从投资、产业发展和未来吸纳就业来看,都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例如元宇宙。
当前,科技发展的主线沿着“能源”与“信息”展开。那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 Metaverse = Meta(超越) + Verse(宇宙的后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科技为依托,可以笼统地理解为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既映射了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元宇宙除了娱乐之外还有工业元宇宙。
大数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智能应用的基础。人类认识世界,实际上就是对构成世界的物和事的认识,其结果就是形成各种知识,知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大数据有助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知识并加以利用。
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我国的算力资源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到全球的1/3。当把如此多的数据组织起来之后可以进行分析、建模、感知、洞察、预测和优化,这是数字经济所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目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一个问题。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并没有围绕企业的运营特点、流程、痛点去打造,从而使得数字化转型没有发挥出效应。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通信技术CT、工业软硬件技术IT、数据技术DT、企业运营技术OT的融合。其中,企业运营技术是核心。所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以自己为核心,根据自身特点提出需求,让运营商去整合解决。
数字经济时代,机遇与挑战共存。以金融为例,数字科技为其带来了巨大红利,但也对传统的金融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未来十年是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十年,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趋势大于优势。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只有拥抱趋势才能使企业长青,否则将会遭受降维打击。
课后提问环节,吕廷杰教授从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云原生架构、数据湖基座建设等角度,解答了学员们普遍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