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看问题 微观找方法 | 中财龙马企投家项目10月课程 宏观看问题 微观找方法 | 中财龙马企投家项目10月课程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1799 次

十月云润,秋高气爽。10月24-25日,中财龙马企投家十月课程顺利开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委员张燕生教授和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田丽分别以《“十四五”规划时期的机遇、挑战和前景》和《万物皆媒——理解信息时代》为题,为企投家学员带来一场以趋势和创新洞见未来的精神盛宴。



10月24日 | “十四五”规划时期的机遇、挑战和前景

“十三五”(2016-2020年)收官、“十四五”将启之际,“十四五”规划时期将面临怎样的机遇、挑战和前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环境下,如何构筑起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骨骼”和“经络”?张燕生教授把2020年以前的40年称为一个时代,2020年以后的30年是一个时代。2020年则是一个新的时代,新常态和“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十四五”时期,全球化将进入系统风险上升时期。历史上,经济全球化收缩不仅会带来贸易保护抬头、自由贸易退潮,而且会改变大国实力对比并引发冲突。“十四五”有可能是中美关系最困难的时期,当前中美的冲突应该还没有到最坏的场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及国际关系的剖析,他全面讲述了“十四五”政策方向,为同学们就国家大政方针做了很好的指引和解读。



今后30年的改革开放,今后30年的大国博弈,今后30年新冠疫情之类的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冲击考验,将伴随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解决30多年积累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上千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关于“十四五”时期的国内发展,国家提到逐步形成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张教授认为,未来30年,“双循环”是必然。

张燕生教授旁征博引,从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又从国家政策大体系关照区域协调发展的命题,整个分享过程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课堂之上,张教授频频发问,引领学员们深入思考。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气氛活跃而热烈。


10月25日 | 万物皆媒——理解信息时代(人、媒介、文化与社会)

技术与社会制度的改造是相互作用的。田丽老师表示,当新科技与传统行业之间存在壁垒,当今中国社会政策实际上更偏向于新科技领域,这种有利于新科技发展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了解新媒体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有三大特征:赋予人类劳动智力化、科技社会化、生产力要素的变革,田丽老师指出信息时代,互联网是工具,媒体,空间,社会。从互联网到区块链,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与社会的较量日益明显,企业家需要正确理解新技术与企业治理之间的矛盾。



短短几年,新媒体实现了从集成终端到万物皆媒的终端演变,成为信息、服务、社交、娱乐的载体。田丽老师认为传播方式的沿革与文明演进休戚相关,只有认识到传播方式的变革,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化大势,帮助企业借势宣传。她分别从终端、载体、产品、组织、文化、权力几大方面诠释了新媒体,也给出了实用而有效的机构、企业舆情管理的处理方法。


电商平台如今是建构品牌的必选之地,在课程结束前,田丽老师还通过电商直播带货讲解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如今,直播行业已逐渐形成完整的程序,正确认识及选择新媒体宣传形式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课程最后,学员们踊跃提问,在游戏化社交及学习、企业舆情公关等多个方面积极寻求老师解答,田丽老师耐心解答,列举实际案例给出很多新颖的观点,并建议企业进行舆情风险预判。她的讲解风趣幽默,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