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嘉宾:林左鸣 |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原董事长、中财龙马学院首席战略顾问
主持人:杨慧君 | 中航国际总部国际合作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龙马企投家全球创新项目学员
2020年2月27日,在龙马学院的“中财企业家校友云课堂”上,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原董事长、中财龙马学院首席战略顾问林左鸣做了题为“抗击疫情斗争是化危为机的重要历史转折”的线上讲座,从如何认识本次抗击疫情斗争的历史意义;疫情之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哪里;经济发展如何才能走出均衡发展的正确道路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分享。
01
疫情终归是要被战胜的。
而抗击疫情的斗争将成为我国化危为机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
——林左鸣

武汉的重要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正在准备欢度春节的中国人民措手不及,特别是武汉,情况更为复杂。林左鸣教授认为,病毒很狡猾,它“选择”了攻击武汉,这个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经济、交通重镇的地方。
武汉三镇拥有长江、汉江这些有利的水利交通枢纽,是重要的内陆交通运输重镇,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地位不言而喻。如果武汉“瘫痪”,中国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武汉这次遭受新冠病毒攻击所带来的损失,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
新冠病毒的致命之处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正遭遇冰火两重天。而财富是跟着人走的,财气随人气旺而兴,人气随人心聚而旺。也就是说,人的活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都是人口密集区,比如改革开放前后的广东。新冠病毒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打击“人气”(隔离、封城等措施)。
全球化进程或出现重要拐点
疫情发生的时候也是当前国际斗争形势最为复杂的时候,随着美国不断“退群”,全球化进程受阻。可喜的是,全球化的整体趋势依然在延续,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后。
然而,这次疫情的爆发,使得情况有所变化。尤其是最近,随着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国纷纷出现疫情,全球化的进程可能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国际性)新冠疫情蔓延,人员无法流动,世界经济的供应链、产业链就失去了原有章法,过去“割据式”的全球化必然要因此产生变化。林左鸣教授判断,全球化进程或将出现重要的拐点,新冠肺炎疫情或许会成为压倒旧有模式和规则下的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模式可能会随之诞生。
中国的优势及实现转折的砝码
这次疫情最先发生在了中国,如果是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后果都不堪设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应对得非常漂亮。中国人民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强大,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
林左鸣教授分析了领导全球化的核心能力:一个是生产力水平,一个是消费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需要强有力的消费力支撑。谁提供消费市场,谁就能够领导世界。巨大的购买力是领导世界市场的重要砝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拥有十四亿人口,只要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并举,就有机会激活全国内需消费。下活这盘棋,中国将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这一壮举,因此,这次疫情将成为世界经济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02
没有消费升级,
我国经济不可能有好的发展。
——林左鸣

消费升级尤为重要
林左鸣教授分析了出口、投资及消费等传统的经济发展驱动力,他认为疫情之后,社会消费将越来越个性化,整个消费生态发生迭变。因此,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消费,没有消费升级,我国经济不可能有好的发展。
从哪些领域着手?
消费升级要遵循人类的两个最基本的需求:一个是通讯,一个是交通。这两点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两个相辅相成的驱动力。
通讯领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是5G技术及应用,包括区块链的智能化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方向。
另一方面,交通怎么发展呢?交通工具本身就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说,美国大约有27万余架通航飞机,机场总量超过2万个,而我国则相形见绌。通过与美国的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对比,林左鸣教授指出围绕通用飞机/无人机、房车、游艇三大领域,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会带动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也会大幅度地带动我国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另外,相对分散的特色小镇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特色小镇的特点应该是全产业链的发展,从农业生产到深加工以及相应的服务,一条龙发展,这将是应对国际发展形势的有力措施。除此之外,疫情发生后,我们看到了医疗救援领域的不足,因此应急救援体系装备及医疗领域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03
经济发展要坚持均衡发展的道路。
——林左鸣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条腿,不能偏废,要坚持虚实均衡。林左鸣教授着重指出了虚拟经济的重要性。虚拟经济是比实体经济高一个维度的经济,是引领型经济。广义虚拟经济则又包含了狭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全形态,通过信息流推动,包括建立在满足人的全面需求(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的虚拟经济活动也会越来越繁荣。新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上升了一个维度的国际化,是一种广义虚拟经济的国际化。这个时代终将到来。
另外,林左鸣教授指出,大都市与小城镇发展要均衡,而小城镇将成为我们巨大的生存堡垒;东西部发展要均衡,西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产业模式(布局)要均衡,这基于经济发展需要,也基于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安全考虑。
最后,林左鸣教授表示,通过这次疫情,供应链、产业链在割离和分层,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在全球化出现历史拐点的前提下,经济发展实现以上几点均衡,就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实现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转折。
互动
讲座结束后,林左鸣教授回答了学员和听众的提问。通过对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的深入了解与解答,他向大家传递了国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高度支持以及对消费升级带动经济持续向好的能力与信心。
对军工企业发展的思考?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人民军队出现的地方,民心大振,士气大振。通过这次抗疫救援也可以看出,军队及军工企业在非战争行动能力方面要有更大发展,比如紧急救援、无人机等领域。
拉动内需提升消费能力,政府是否需要再进行消费侧改革?
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和方向会发生变化,要让消费升级有起飞的平台。正如我说的通航、房车和游艇领域,供给侧改革要发力在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带动消费发展,也会为我国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提供展现的舞台。
应急预案是核心,事前、事中、事后如何解决?医疗体系、交通体系、基本保障体系如何调整?
中国的各应急体系需要从区域布局(省或者大区)、运行体系、运作方式等各个方面加以考虑,并有效实现保障体系用途的多样化。
老百姓消费欲望可以刺激提高,但消费能力如何提高?想买房车的人不少,但有闲钱买房车和养房车的人可能没想象的多?
我国消费升级的问题,目前的关键是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比如发展房车产业,就要使露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去,这就涉及到相应土地政策的供给侧改革,露营地在应急救援体系中,是个很好的基地,如果有了应急救援用地的改革方案,那么群众的消费热情是没问题的。
同学们提问的热情高涨,从疫情“阴谋论”到“国运”,从当前股市到房地产未来,从小微型企业转型发展到税费政策,从智能新经济到虚拟产业,从国家放水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胀到具体供应链相关企业增长机遇等问题,他都从较高的层面作了精彩回答。
整个授课过程,既有清晰的观点,又有真实案例,理论融会贯通,语言轻松幽默。中财商学院、龙马学院和沃顿项目学员聆听授课并参加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林左鸣教授“虚实结合”的观点,对于交通产业未来三个爆发点的阐述令人醍醐灌顶。他运用辩证的观点,从疫情这个危机中看到机遇,扭转了很多人的悲观情绪,引导众人在历史转折时期更加积极地应对。